微生物研究的範圍是非常廣泛的,似乎永遠也無法停止。事實上,每個人對於食物的反應都不盡相同,這其中的原因,光是腸道環境的狀態就有所不同。儘管每個人都吃相同的食物和益生菌,但是每個人所創造的消化環境都有所不同。因此,一些關鍵營養素在被吃進身體後,其轉化和吸收率的好壞無法被確定。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常見的保健食品中,導致有些人說有效,而有些人則認為沒有效果。
所以科學家就在思考:有沒有辦法讓彼此的環境不同的影響降到最低呢?答案就是利用後生元的概念。試想,有一個人先幫你消化好了再給你吃,像是古早社會大人都會先幫小小孩咀嚼,是不是吃進去就比較好吸收了呢?每一個人可以吸收的份量都可以提升。
但是即使現在開始進入到後生元保健的時代,坊間很多號稱後生元的產品,其實充其量也只是放入益生菌死掉後的菌體,雖然仍對腸道有其功效,但您是不是對於這樣的應用覺得有點太狹隘了呢?
營養素難吸收的三個重點:a. 分子太大 b. 水溶性差 c. 身體吸收有腸道屏障,不是所有營養素都會照單全收。腦部還有血腦屏障,再擋掉大部分的營養素。
新世代的後生元技術,利用益生菌將常見的大分子結構營養素在工廠裡先消化成人體可直接吸收的形式,並且讓他水溶性大幅提升,可以順利通過腸道,也可稱為後生元營養素。以植化素為例,研究發現這項技術可以解決常見的植化素分子太大不易吸收的問題,同時提高水溶性,讓營養素更容易被吸收。這項技術的優勢在於降低不同環境對於營養素吸收率的影響,讓人體可以更有效地吸收營養素,提高健康水準。最新實驗證明,服用半小時後馬上就吸收完畢!!相較於一些號稱後生元的產品僅含益生菌死掉後的菌體,新世代的後生元技術擁有更廣泛的應用價值。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