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淺談橙皮素(柑橘生物類黃酮)在國際上最新的研究應用 part 3, 對高血壓的調節

在這篇文章內,主要提了Hesperetin-7-O-β-D-glucuronide (HPT7G)是一個主要的對於心血管好處的一個指標物質,它屬於柑橘類黃酮物質的一種,被認為對於高血壓和內皮功能有益。當人體攝取柑橘類食物後,其中的橙皮苷會在消化過程中被分解成橙皮素,而HPT7G是橙皮素的一種代謝物,也是大鼠血液中可發現的主要的橙皮素代謝物之一。研究發現,HPT7G能夠類似於橙皮素對於降低血壓、擴張血管和抗炎作用,且這些效果可能與醣基化橙皮苷和橙皮素改善高血壓和內皮功能的活性有關。 本文擷取自國際期刊  Food & Function Hesperidinmetabolite hesperetin-7-O-glucuronide, but not hesperetin-3′-O-glucuronide, exerts hypotensive, vasodilatory,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Masaki et al. (2013)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3/FO/c3fo60030k

淺談橙皮素(柑橘生物類黃酮)在國際上最新的研究應用 part 2,糖尿病上的應用

  近幾十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上升。急需新的治療策略,能夠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並且具有最小的副作用。目前正在尋找從草藥中提取出的新型單體分子,作為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藥物候選物,這是一種替代醫學的形式。橙皮素(Hesperetin,簡稱Hst),一種柑橘類黃酮,由於其對抗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特性,最近在科學研究中越來越受到關注,但現有研究分散且不系統。在此,全論文綜述了過去10年的文獻研究,以評估Hst在預防和緩解糖尿病本身胰島素的狀況及其併發症中,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等,的潛在治療作用,旨在為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臨床管理提供有前途的策略。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繼續至全論文內繼續搜尋。 本文擷取自國際期刊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Hesperetin, a Promising Treatment Option for Diabetes 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 A Literature Review Yang et al. (2022)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jafc.2c03257

淺談橙皮素(柑橘生物類黃酮)在國際上最新的研究應用 part 1,陽明交大的研究成果

前面提到橙皮素=學術名稱,柑橘生物類黃酮=食品名稱,在最近幾年很多國際間的研究機構都把它拿來做新的面向的研究,這一系列文章則是希望整理出目前國際上不同的研究面向,以摘要的方式擷取論文中重要的資訊供參考。 2023/04/11,台灣陽明交大發布最新的橙皮素研究應用,以下擷取自中央社的新聞資料 :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304110049.aspx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1日電)陽明交大等研究團隊發現,存在於柑橘類果皮的「橙皮苷」經小腸中的細菌轉化為「橙皮素」,可促進CISD2基因表現,不只能促進長壽,還能延緩皮膚老化。 陽明交通大學今天舉行「發現長壽基因促進劑橙皮素」記者會,由陽明交通大學、林口長庚醫院、國家衛生研究院、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組成的研究團隊,經動物實驗發現,「橙皮素」可促進CISD2長壽基因表現。 陽明交大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教授蔡亭芬表示,她在2009年原本想尋找肝癌致癌基因,意外發現CISD2基因能調控哺乳動物的壽命長短,在哺乳動物老化過程中,CISD2基因會下降,如果能讓CISD2基因維持甚至提升,就能延緩老化。 為尋找能刺激CISD2長壽基因的促進劑,陽明交大、林口長庚等單位組成的研究團隊進一步從古醫書「神農本草經」記載的上品藥植物中萃取化合物,經實驗發現存在於橘子、柳丁、檸檬等柑橘類果皮的「橙皮苷」有效果,當橙皮苷吃進人體後,由小腸中的細菌轉化為橙皮素,可促進CISD2基因的表現。 蔡亭芬提到,團隊經動物實驗發現,小鼠在21.5個月大(相當於人類70歲)餵食橙皮素後,到26.5個月(相當於人類80歲)時,能提升約3倍的CISD2表現量,證實橙皮素是CISD2長壽基因促進劑;且橙皮素還能有助於降低血糖、維持正常醣類代謝,還可延緩心臟老化,改善心臟損傷及纖維化,也能延緩肌肉老化。 如想透過橙皮素促進長壽,蔡亭芬提到,經由天然果皮攝取,體內能產生及吸收到的橙皮素劑量有限,最好是將橙皮素發展為保健食品,較能快速提升CISD2長壽基因表現,並達到促進健康長壽的效果;若開發含CISD2基因促進劑的保養品,還能有助於防止皮膚老化。(編輯:張雅淨)1120411  這個研究以簡單概念來說,CISD2就像是傳產老闆,老闆還沒下班員工不敢下班,如果CISD2一走,細胞們就解散了身體就開始老化,所...

什麼是木犀草素?了解菊花萃取物的特別的4種功能,其中第3點最值得注意

最近因為 OpenAi的 ChatGPT 非常紅,所以在這一個新的章節,就想利用他來收集一些國內外的新資料,一方面請他整理最新的木犀草素的應用。 以下斜體字都是ChatGPT所找到的資料: 首先,木犀草素是一種天然的植物黃酮類化合物,廣泛存在於許多蔬菜和水果中,如芹菜、辣椒、胡蘿蔔、洋蔥、西蘭花、葡萄柚等。它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發炎、抗癌、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木犀草素可以對人體產生多種好處。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好處: 1. 抗氧化:木犀草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減少身體中自由基的生成,有助於預防多種疾,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2. 抗發炎:木犀草素可以抑制細胞激素的生成,減少發炎反應,有助於緩解關節炎、哮喘等疾病。 3. 保護神經:木犀草素可以減少腦部細胞損傷,改善認知功能,對於預防和治療腦部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病等,具有一定的作用。 4. 降低血壓:木犀草素可以抑制血管收縮,降低血壓,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一定的幫助。 總體而言,木犀草素對人體的好處是多方面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關於木犀草素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驗證。此外,如果您有任何健康問題,請務必咨詢您的醫生,以便得到更專業的建議和治療。 看到第3點覺得很好奇,為什麼可以保護神經,所以又問了他: 木犀草素(luteolin),這是一種天然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和藥理作用。研究表明,木犀草素對保護神經系統有益。 首先,木犀草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這有助於減少自由基和炎症對神經細胞的損傷,進而減少神經退化的風險。此外,木犀草素還能夠調節神經元的膜電位,促進神經元的生長和存活,有助於維持神經元的穩定性和功能。研究還發現,木犀草素還可以通過調節神經線路中的神經傳遞物質(例如神經遞質)的釋放和代謝,改善神經線路的功能,進而保護神經系統免受損傷和衰老的影響。 總的來說,木犀草素通過多種機制保護神經系統,具有潛在的治療和預防神經系統疾病的價值。 好像也是講得頭頭是道呢~在網路上找到的中文資料真的很少,所以也派他去找了英文資料才能夠有這樣的內容,但最重要的是甚麼樣的產品會含木犀草啊? 目前市面上已經有一些亞洲產品以木犀草素作為主打成分,例如: 1. 菊花茶:在中國和韓國等亞洲國家,有些品牌的菊花茶中含有木犀草素,並且宣稱具有舒緩頭痛和抗炎的功效。 2. ...

什麼是柑橘生物類黃酮發酵物? 後生元橙皮素,不用消化直接吸收

前面文章有提到 營養素難吸收的三個重點 :a. 分子太大,帶醣基  b. 水溶性差  c.身體吸收有腸道屏障,不是所有營養素都會照單全收。腦部還有血腦屏障,再擋掉大部分的營養素,如果有一個產品特色是去醣基小分子、高水溶性、輕鬆被身體辨識出這是需要的營養素這樣不就是最好嗎? 另外提到了 柑橘生物類黃酮 的8種好處,平常人在市面上的幾乎不會看到以此為訴求的商品,主要還是因為吸收困難的因素。近幾年因為新冠疫情的關係,各個領域的科學家都在找尋可以增加人體對病毒抵抗力的營養素或是藥品,很多學界的專家都把主意打在植化素上面,綜觀國際間研究柑橘生物類黃酮有非常多的研究顯示這樣的物質非常拿來適合對抗病毒,因為他本身有大幅提高人體免疫的成效,但是都會有一個前提結論人體目前在使用的吸收率上很難達到有效的劑量。 所以為了將柑橘生物類黃酮萃取物的最小分子(橙皮素)可以達到以上所說,就還需要利用新世代的 後生元技術 ,將柑橘生物類黃酮萃取物(橙皮素)在工廠裡先讓益生菌幫忙消化到人可以直接吸收的型態,才能徹底解決常見多酚類黃酮分子太大,水溶性不佳導致不好吸收的問題。 針對此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廠商實驗成功製造出後生元植化素,同時證明在食用半小時後,營養素一到小腸就立刻被吸收進入身體了,於是在人體利用率上大大提升了可塑性,並將這種食品原料稱作為"柑橘生物類黃酮發酵物",表示他不是傳統的 柑橘生物類黃酮萃取物,而是透過先進製程生產出來的後生元橙皮素 。

什麼是柑橘生物類黃酮? 橙皮素的8個對身體的好處

橙皮素也有人叫它檸檬黃素,他是屬於多酚生物類黃酮的一種植化素,食品的名稱屬於柑橘生物類黃酮萃取物的一種,也是人體可以直接利用的一個最小分子,平常在柑橘類的水果中可以找得到的是橙皮苷,橙皮苷可以想象就是大分子的形態因為它帶有醣基。 一般這種多酚類黃酮在科學研究上已經證實的功效主要有三種:抗發炎、保護心血管、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其中橙皮素又以心血管的方面的保護最令人著迷,像是血液中的膽固醇過高,以橙皮素本身的效能來講,可以降低膽固醇避免血管硬化,也可以降低血脂減少血栓的形成(腦部的血管也是),促進代謝,所以也有廠商拿來做減肥的元素。 要了解甚麼是橙皮素(Hesperetin)的話,簡單一句話就是這個多酚可以被身體利用的最小化合物型態。首先我們從食品原料的柑橘萃取物開始下手,萃取物的來源通常是我們隨手可得的柑橘類,如橘子、蜜柑等等,而他們的果皮中又比果肉中含有更多的橙皮"苷",科學家們從這些果皮中提煉出橙皮"苷"(Hesperidin),沒錯,我沒有打錯字,英文名稱其實也是相當像呢~不論是從水果中吃到的或是初步提煉出來的就是就是橙皮苷,他是一個大分子的化合物狀態,看上面的化學式就可以知道橙皮苷是由橙皮素帶著兩個累贅的醣基,導致橙皮苷的體積是橙皮素的兩到三倍大,我想到這邊大家都很清楚一個問題了:分子大不好吸收!! 而且橙皮苷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不好溶於水,所以說就算想要透過吃很多橘子來獲得這個營養素也是很困難的!! 吃進去就跟著其他物質從體內排出了。 橙皮苷吃進去身體裡面以後,會發生兩件事情才能善加被身體利用,1. 透由身體內原有的蛋白質酵素的作用切斷醣基讓分子變小,2. 溶解在腸液體後讓身體容易透由水分來促進吸收率。接下來在什麼是 後生元橙皮素 的章節,會提到如何應用現代科技來做到這兩個目標,而提高身體利用率最重要的還是水溶性,讓人不用消化直接吸收。 假設身體順利吸收了橙皮素(變小分子後的橙皮苷),那橙皮素會有甚麼樣的功能呢? 其實在國際間,研究多酚類黃酮的科學實證非常的多,以橙皮素來說,常常會被提及的功能有: 1. 改善血液循環,包含末梢血液循環 2. 降低血脂肪 3. 維持血管柔軟降低血壓 4. 抗氧化(抑制活性氧物質過量生成)以血管抗氧化最為突出 5. 維生素P的效能,與維他命C交互作用,持續抗氧化增加免疫力,預防感冒等疾病進入...

什麼是基改??後生元發酵是基改嗎?

要先來了解基改是甚麼,可以看看維基的介紹:"基因改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又稱轉基因食品、基改食品,就是利用現代分子生物技術,將某些生物的基因轉移到其他物種中去,改造生物的遺傳物質,產生遺傳修飾生物體(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GMO,又稱基改生物),使其在形狀、營養品質、消費品質等方面向人們所需要的目標轉變,從而形成的可以直接食用,或者作為加工原料生產的食品。( WIKI ) 其實以台灣法規而言,食藥署〈食品衛生管理法〉中對於基因改造生物的定義是:「透過基因技術,而不是以自然增殖及或自然重組的方式產生的基因重組生物。」若是以雜交育種的水果來說,仍是以傳統育種的方式制定生物基因,挑選好吃的基因種植水果,並不是基改作物透過人為方式修改基因序列,所以雜交育種的水果並不屬於基改作物。 "台灣目前核准進口的基改食品原料只有黃豆及玉米,購買相關產品請選擇標示「非基改」的產品。但我國規定進口之非基因改造黃豆或玉米,若因採收、儲運或其他因素摻雜有基因改造之黃豆或玉米未超過百分之五,且此等摻雜非屬有意摻入者,得視為非基因改造黃豆或玉米,故選擇購買本土生產之黃豆最能避免買到基改豆。" ( 台糖通訊 ) "基因組成是核苷酸分子,而基因的產物蛋白質組成是氨基酸,但排列組合不同,就具不同的功能。但無論什麼樣排列的基因與蛋白質一旦進到腸胃裡,都會被酵素消化分解,回到原來的氨基酸與核苷酸分子,當成營養吸收。"( 真食誠現 ) 簡單整理,政府核准的基改食品原料只有玉米跟黃豆,即使是非基改產品也會有可能含有5%以下的基改產品在裡面,雖然大部分的人可能不願意但如果真的吃到的話,以科學的角度吃到基改的產品是沒有安全性的問題。 綜合以上,那前面章節所提到的 後生元發酵技術 是基改嗎? 答案:不是。就像是剛提到的常見的品種水果改良技術來說並不是基改,但的確要選出優良基因的品種再去擴大種植生產,在後生元發酵技術中其實也是一樣,沒有觸碰到基因的部分,但對於有特色功能的益生菌株,把他拿出來再擴大繁殖,跟水果的道理是一樣的。這些優質菌株對於特定的食物才會產生天然的酵素作用,就如同自己身體內消化的作用般,只是把這個菌株還有他的消化作用放在高科技的專業發酵槽裡,先幫忙消化好,再讓人服用。而...